2025年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近日在市委党校召开配资网炒股。普陀区作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区代表作交流发言。
今年普陀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,这是全区的荣光和骄傲,是对全区干部群众的极大鼓励和鞭策。回首十年文明创建路,全区上下咬定目标,苦干实干,推动创建工作全面融入城区发展格局、全面引领城区转型实践、全面带动城区能级跃升,积淀形成了宝贵的物质成果和精神财富。
强引领,与文化传承同促共进
普陀区坚持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,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普陀“沪西的革命摇篮”的这一定位,做好红色基因的普陀表达,新建改建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等一批红色地标,围绕百年工运推出“剧、展、歌、书”系列作品,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模式,为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提供普陀样本。
《工人之歌》剧照
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
普陀走出过多位全国道德模范,全区不断发挥典型高地优势,探索普陀好人的梯度培育机制,做强帮扶礼遇等关键环节,挖掘更多可学可做的身边榜样,让老先进永葆青春,让新典型接续涌现。同时,将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创建过程各方面,开展“修身有道、德润普陀”系列行动,做实新时代文明实践三级阵地,推动普陀处处洋溢好风尚、正能量、暖色调。
全国道德模范(含提名)
强信心,与民生改善同促共进
普陀区贯彻人民城市重要理念,以文明创建为契机,从群众可感可及的身边事做起,注重问题导向,破解管理顽疾,解决了多年想解决没有解决的问题,开展城市更新五色行动,五年来启动实施旧住房成套改造7500户、21万平方米、美丽家园修缮改造223万平方米,建成中心城区最大的、占地1500亩的TOP中央公园和全市首个高线公园,城区面貌焕然一新;聚焦背街小巷建立“一长带六长”机制,攻坚占道经营、无序设摊等难题,让墙内墙外都有序、里子面子都干净。
曹杨一村
TOP中央公园
普陀区以一条苏州河带动一座城,在全面贯通苏州河的基础上沿“半马苏河”打造文明实践带,将文明养成融入岸线管理,将文明功能嵌入景观驿站,打造景美人和的生动画卷。
强合力,与城区善治同促共进
普陀区发挥文明创建穿针引线的作用,推动自治、法治、德治、数治相结合,打造城市治理共同体,在中心城区最大的5万余人的居民区中远两湾城破解僵尸车治理难题,在老旧小区连片地区与市属电力公司联手开展空中线缆整理,在商品房集中地区与市级部门联动创建无架空线示范区,在全区范围开展“两楼一平安”,围绕楼宇党建、楼道文化、志愿者建设,城区安全感测评多年居中心城区前列,政府透明度评估指数多年排名全国第一。
普陀区推动文明单位与居民区结对办妥社区小事,优化窗口服务,引导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成为文明啄木鸟,引导社区草根达人“第二梯队”参与社区建设,搭建“苏河议事厅”平台,让各类主体在参与互动中增强归属感、提升满意度。
楼道文化
强机制,与改革发展同促共进
普陀区坚持打持久战、谋长远计,突出常态长效抓创建,区委常委会定期研究创建情况,区委专题会及时调度难点问题解决,区领导坚持下沉包保联系基层,以“一把手”工程和“五巡一访”推动点位责任落实,将“少测、低扰、降噪、瘦身”贯穿始终。将争创目标纳入区党代会、区五年规划和区政府工作报告,一棒接着一棒干,确保本轮创建周期内财政投入只增不减。各级各部门深学细照创建标准,推动管理更加精细智能,条块协同更加紧密高效。党员干部带头参与,基层干部拼搏奉献,广大群众倾情支持,为创建提供了强有力支撑。
苏州河
普陀区将认真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配资网炒股,珍惜荣誉,乘势而上,主动作为,以文明城区创建之笔,不断绘就民生幸福新画卷,为开创上海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做出普陀贡献。
人人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